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注释】①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说:“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絷,便称佳构。此词则两面兼写。” 请结合内容分析此词如何两面兼写。(5分)
古人写诗讲求“炼字炼意”: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请在词中分别选出一个炼字和炼意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其炼字与炼意的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这首诗的前两联主要写什么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五六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除了对偶外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一首诗写的是春天里哪个时段的景象?请结合原诗加以分析说明
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一联透露出了什么样的气息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加以鉴赏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文后小题。
山坡羊冬日写怀(其二)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①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殿前欢冬
(元)薛昂夫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逋仙②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注】①鳌:大鱼。②逋仙:曾隐居于孤山的林逋。这两首元曲分别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形象?
请简析两首元曲表达的主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梅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①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②寒轻,琐窗③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④有个人忆。
注:①东君:司春之神。②篽:禁苑。③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④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