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提供的网页或微博中任选一组点评。要求主旨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网页】3013年6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网主页一改往日的风格,刊登出一张单人美女毕业生图片。
【微博】201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广西师大出版社发微博让大家来说说自己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据近3000条读者微博、微信留言统计,前几名作品分别是:《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修辞一致,句式一致。
例句: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命名为“携手同心”。请仔细观察,说明图标的构图特点并揭示其寓意。
构图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抄袭材料,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材料: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1)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 (2)。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 (3)。
请从雨果、狄更斯、莎士比亚中任选两人为写作对象,仿照前后的句子,将下面的文字补充完整。要求:①紧扣句式特点,②句意连贯,内容充实。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借阿廖沙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我来到西班牙,仿佛听到塞万提斯在大风车旁边讲述哭与笑的滑稽剧。
下面的表格是对中学生崇拜偶像的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学生崇拜偶像在性别上的差异
偶像数量 |
著名人士 |
影视歌明星 |
体育明星 |
其他 |
总计 |
男生 |
14 |
18 |
16 |
2 |
50 |
女生 |
4 |
40 |
4 |
2 |
50 |
总数 |
18 |
58 |
20 |
4 |
100 |
由表中得出的结论是:
这种差异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