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可构成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m为尿嘧啶,则b肯定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
B.若a为核糖,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
C.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肯定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
D.若m为胞嘧啶,则b有可能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
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
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
B.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 |
C.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
D.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
下列有关激素及激素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激素都是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②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有机物③激素是一类微量高效的信号物质④生长激素具有双重性,在生物体内过多会抑制生物体的生长⑤下丘脑是动物激素分泌调节的枢纽,是因为下丘脑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⑥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膜性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④⑤⑥ |
下图是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抑制自身的活动 |
B.闰绍细胞兴奋时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的兴奋性 |
C.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
D.闰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