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下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
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的原因是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已死亡 |
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
D.在调查发病率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图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下图中的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
C.甲可以导致丁的形成 |
D.乙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
④—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A.④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l/8 |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
C.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 |
D.产生了l6个DNA分子 |
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陪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