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过程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12h时CO2的移动方向是 。(填从某处到某处)
(2)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若在12h时突然补充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 。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 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 (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 。
(5)另一研究小组的成员想要探究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是否会抑制光合作用,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思路:在其他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对植物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 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对照组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 ,则说明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11分)神经调节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如图a、b分别是放置在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为传出神经部分,其上放置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时的电位变化;d为神经与肌肉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请据图分析有关问题:
(1)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图甲中(填序号)所决定的。剪断图中的③,刺激③左侧的神经,骨骼肌(是/否)会收缩,这(属于/不属于)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
(2)突触间隙中传递的是(电/化学)信号,进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时离子大量内流使膜电位发生改变。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当用a刺激神经时,骨骼肌不再收缩:有可能的原因是①传出神经c处受损,②突触d(神经与肌肉接头)受损,③骨骼肌受损,探究实验如下:
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则原因是;(填①②③)
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则原因是;(填①②③);
如果已经确定是突触d(神经与肌肉接头)受损,可用以下实验来证明:
用a刺激神经,在c处(能/不能)记录到电位,骨骼肌(能/不能)收缩;
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能/不能)收缩。
右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等化学物质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 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其特点是。
(3)图中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物质①能与靶细胞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
(4)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由分泌的。
(5)若神经内分泌细胞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可以为细胞或细胞。
(6)如果内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简要说出理由。
(7)寒冷时,人体的体温调节涉及①②③的活动,则①可以是 激素,② 可以是激素。
(7分)下图为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物质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生态系统成分分别是图中的(字母)。
(2)碳元素能够不断地在和之间往复循环。
(3)图中①所示生理过程的名称。
(4)若生产者有5000 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则C可获得kg。
(5)如果该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有人为了提高牛、羊的产量,提出如下措施。请对其中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彻底捕杀次级消费者。。②大量繁殖牛羊。。
(6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中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只考虑a、c、d间的营养关系,当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大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小的种群是。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
(4分)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细胞/体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