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过程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12h时CO2的移动方向是 。(填从某处到某处)
(2)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若在12h时突然补充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 。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 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 (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 。
(5)另一研究小组的成员想要探究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是否会抑制光合作用,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思路:在其他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对植物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 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对照组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 ,则说明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上图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判断它们是真核细胞的主要理由是▲;
(2)甲图中组成[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3)如果乙图是可以产生分泌蛋白的腺细胞,向该细胞内注射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放射性同位素将在细胞器中出现,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及[▲]▲。在此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提供;
(4)组成乙图中[ 1]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它的结构特点是▲;功能特点是▲;
根据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回答问题:
(1)上述物质中能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编号是▲;这些氨基酸所形成的化合物是▲,内含▲个肽键,有▲个氨基和▲个羧基;。
(2)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质量与组成它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总和相比,减少了▲;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表示为▲;
(4)鉴定蛋白质用的试剂是▲,颜色是▲。
伞藻是单细胞藻类,由帽、柄、足3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足中。下图表示伞藻的嫁接实验。
该实验结果表明
A.细胞溶胶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B.细胞溶胶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 |
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质 |
D.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
(10分)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符号(S1~S4和P1~P2)。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下图甲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研究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图甲中属于生物膜系统且在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是[12]__________。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