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注: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生成麦芽糖。)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 。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试剂,苏丹红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 mL。60℃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 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 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 。
实验结果: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
人体的泌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内的逼尿肌接受经冲动后收缩,进而排尿,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膀胱充盈后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膀胱壁感受器→c→d→。在整个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外形成向(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电流。
(2)排尿反射过程中,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部分。当兴奋传递到结构①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神经递质释放到内环境中的中,然后与后膜中的受体结合。
(3)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内的感受器产生兴奋,从而使逼尿肌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
调节。
(4)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了多尿症状的原因是。
利用紫苏植株进行实验,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1)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增强,此时产生的为CO2的还原提供条件,所产生的O2在细胞中的(细胞器)被利用。
(2)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用图中字母回答)
(3)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
(4)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 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以上方案有两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和。
②方案完善后,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
某城市近年一直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等。
(Ⅰ)、近年来该市通过引进观赏植物等使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你认为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这不符合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_原理,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
(Ⅱ)、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实 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
(1)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 成分? 。
(2)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
(4)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 。
(5)该生态工程所研究或处理的对象是
据报道,英国两支科研团队已经培养出首批“临床级”(高纯度)人类胚胎干细胞系,该研究有助于科学家能更快为失明、严重损伤或心脏病等找到新的干细胞疗法。请回答下列与胚胎干细胞有关的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如果是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用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2)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通常要加入等天然成分,早期胚胎发育在阶段以前是全能细胞。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培养液中加抗生素的目的是,且还要置于5%的CO2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
(3)胚胎干细胞可作为培养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中,可采用技术。
(4)利用干细胞疗法治疗瘫痪是将干细胞移植入患者体内,通过服用诱导因子,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出神经细胞,来代替或修复损伤和死亡的神经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和。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和。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用的方法是。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中培养,培养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个平板上接种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