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H2O(g)= H2O(l) △H1=Q1 kJ/mol
C2H5OH(g) = C2H5OH(l), △H2=Q2 kJ/mol
C2H5OH(g)+3O2(g) =2CO2(g) + 3H2O(g), △H3=Q3 kJ/mol
若使用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A.Q1 +Q2 +Q3 | B.0.5(Q1 +Q2 +Q3) |
C.0.5Q1 –0.5Q2 +0.5Q3 | D.1.5Q1 –0.5Q2 +0.5Q 3 |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常用焓判据和熵判据,则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判定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
A.ΔH>0,ΔS>0 | B.ΔH<0,ΔS>0 | C.ΔH>0,ΔS<0 | D.ΔH<0,ΔS<0 |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1)滴定时,装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有少量水;(2)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洗;(3)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 )
A.只有(1) | B.只有(2) | C.(2)(3) | D.(1)(2)(3) |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pH由大变小 |
B.溶液中的SO42-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 |
C.Zn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Zn – 2e- ="=" Zn2+ |
D.在该电池的外电路导线中电子是从铜流向锌 |
以下各条件的改变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了催化剂 |
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Na+、CO32—、Cl— | B.K+、Fe3+、OH—、SO42— |
C.Na+、Al3+、HCO3—、NO3— | D.H+、Cu2+、S2—、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