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种不同条件下,反应A + B = 2C + 2D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 )
A.V(A) =0.15 mol·L-1·S-1 B.V(B) =0.3 mol·L-1·S-1
C.V(C) =0.4 mol·L-1·S-1 D.V(D) =0.45 mol·L-1·S-1
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
B.消耗l mol还原剂,转移电子3 mol |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C.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D.IA族与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
B.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
C.我国居民传统膳食以糖类为主,淀粉、脂肪都是糖类物质 |
D.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 |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食醋、食用油均可用作食品添加剂,都属于有机物 |
B.碳酸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均可作为抗酸药物使用 |
C.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
D.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供应危机的方法之一,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金属活动性:Al>Fe>Cu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C |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性:AgCl<AgBr<Ag2S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Cl>C>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