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开始沉淀 |
2.3 |
7.5 |
3.4 |
完全沉淀 |
3.2 |
9.7 |
4.4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________(填“Fe3+”、“Fe2+”或“Al3+”)沉淀。该工艺流程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____ ____。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 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 氯水 B. KSCN溶液 C. NaOH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
(1)若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是气态氢化物,C、D为气态氧化物,且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请写出C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为气态氧化物,且C、D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一个重要原因。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检验气体B存在用的试剂或用品为________________。
(3)若B、D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反应②③均需要强碱性溶液,反应④可以通过滴加少量稀盐酸实现。据此判断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于吸吸面具中的供氧剂,D是一种强碱。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A元素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之差为3,B为地壳中含最最多的金属元素。
A |
|
C |
(1)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2)将C的低价态氧化物甲通入到D单质的水溶液会使之褪色,体现了甲的________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乙,现将过量Cu加入到100 mL 8.0 mol/L乙的浓溶液中,充分反应,共收集到6.72L(标准状况)气体,则该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还原剂失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将两份足量的B单质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混合,会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单质表面的氧化膜可用NaOH溶液除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
b.过滤操作过程中,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溶液进行搅拌
c.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在量筒中衡稀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2)现有六种气体:H2、O2、NH3、SO2、NO2、NO。可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收集。
①若气体从B口进入,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烧瓶中注满水,则气体应该从___(填写“A”或“B”)口进入,可以收集的气体是_____。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2)根据实验和必要的计算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哪些(写出必要的推理及计算过程)。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有关信息如下。
元素 |
有关信息 |
A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
B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C |
单质须保存在煤油中 |
D |
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 |
E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个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该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2)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下列环境问题与该物质的排放有关的是(填序号)。
①酸雨②温室效应③臭氧层破坏④光化学污染
(3)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E单质反应可用于生产消毒液,其离子方程式是。
(4)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由元素A、D组成某化合物,具有良好电绝缘性,该物质与水缓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