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黄 盖 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①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②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毅严,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
【注释】①擐:huàn,穿。②擿:tī,挑出,揭发。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孝廉,辟公府辟:征召 |
B.诸山越不宾 宾:成为宾客 |
C.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夙:早 |
D.自春讫夏,冠乱尽平讫:通“迄”,到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属皆且为所虏 |
B.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 |
C.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D.加偏将军,病卒于官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以下四组句子,全都直接表现黄盖“作战有谋略”的一项是 ( )
①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②乃署两掾,分主诸曹
③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 ④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⑤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 ⑥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A.③④⑤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②⑤⑥ |
第Ⅰ卷《黄盖传》文段表现了黄盖哪些性格特征?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
钱塘六井记
苏轼
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①,化为桑麻之区,而久乃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陆,皆江之故地。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广。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始长源六井,其最大者,在清湖中,为相国井,其西为西井,少西而北为金牛池,又北而西附城为方井,为白龟池,又北而东至钱塘县治之南为小方井。而金牛之废久矣。嘉祐中,太守沈公文通又于六井之南,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出涌金门,并湖而北,有水闸三,注以石沟贯城而东者,南井、相国、方井之所从出也。若西井,则相国之派别②者也。而白龟池、小方井,皆为匿沟湖底,无所用闸。此六井之大略也。
熙宁五年秋,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皆曰:“六井不治,民不给于水。南井沟庳③而井高,水行地中,率常不应。”公曰:“嘻,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乃命僧仲文、子圭办其事。于是发沟易甃④,完缉罅漏⑤,而相国之水大至,坎满溢流,南注于河,千艘更载,瞬息百斛。疏涌金池为上中下,使浣衣浴马不及于上池。而列二闸于门外,其一赴池而决之河,其一纳之石槛,比竹为五管以出之,并河而东,绝三桥以入于石沟,注于南井。
明年春,六井毕修,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河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摘编自《苏轼全集》)
【注】①沮洳斥卤:低洼潮湿的盐碱地。②派别:江河的支流。③庳:低下。④甃:井壁。⑤罅漏:缝隙,漏洞。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负山凿井负:靠近 | B.率常不应率:大抵 |
C.并河而东东:东面 | D.六井毕修毕: 全部 |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六井修治措施的一项是()(3分)
①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
②于是发沟易甃,完缉罅漏
③千艘更载,瞬息百斛
④而列二闸于门外
⑤比竹为五管以出之
⑥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A.①②⑥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介绍钱塘城的形成和地理特征,为下文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作了必要的铺垫。 |
B.钱塘六井的开凿始于宰相李长源,终于刺史白乐天,为百姓引来了西湖之水,解决了饮水问题。 |
C.陈述古到任后,组织人员对钱塘六井进行了修治,使六井在第二年的大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D.本文以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为主体,但不局限于“记”,而借“记”发“议”,意在“记”外。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3分)
译文:
(2)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3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远而弥存也弥:久长 |
B.不见于言可也言:著作 |
C.稍稍见称于人稍稍:渐渐 |
D.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摧:挫败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草木鸟兽之为物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C.而散亡磨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D.亦因以自警焉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
B.颜回无甚功可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可知“立言”是不能依靠的。 |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告诫徐无党注重反省,自我修为。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2)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3)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课外文言文: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濬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初,瑄以濬河有德于民,民立祠清河县。正统中,命有司春秋致祭。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复濬徐州至济宁河濬:通“浚”疏通 |
B.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相:省视,察看 |
C.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经理:处理,料理 |
D.往返一年,失误农业失误:疏忽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陈瑄治理漕运的具体做法的一组是()
①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②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③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④缘湖十里筑堤引舟⑤更民运为兑运⑥濬河有德于民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②④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节省漕运的费用,陈瑄采纳年高而见识广的人的建议,开凿了二十里长的清江浦,引湖水进入淮河,并修闸筑堤,从此,漕运船只可以直达黄河。 |
B.陈瑄总督海运时,成效卓著;后来管理漕运,更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为便利漕运,先后开凿了会通河、清江浦、白塔河等。 |
C.陈瑄治理漕运,筹划周密:设置水闸,利于船只通行;建造粮仓,用于转运粮食;设馆置卒,避免船只搁浅;凿井植树,方便行路之人。 |
D.陈瑄镇守淮安期间,向宣宗皇帝进言,建议变民运为兑运,认为这样可节省人力财力,既方便军士,也便利百姓。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5分)
(2)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共30分)
课内文言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张衡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有都柱都:粗大 | B.施关发机关:枢纽、关键 |
C.牙机巧制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征讨 |
选出各项中加点虚词“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
C.自此以后 | D.以乱易整,不武 |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未之有也。
A.而今安在哉。 |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下列各项中,属于候风地动仪的核心部件的一项是()(2分)
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
C.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3分)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牡 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
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请畅言之。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则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①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选自李渔《闲情偶记》)
【注】①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允宜肇于此日肇:开始 |
B.惜其所见不逮其:代词,指武后 |
C.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悉:详尽 |
D.匪特士民之家匪:少,微薄 |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强项若此,(牡丹)得贬固宜 |
B.(武后)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
C.(予)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
D.同人诘予曰:“(牡丹)有所本乎?”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
(2)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结合上文,请简述作者认为牡丹不同于其它花卉的两个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