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朔风(shuò)骷(gū)髅名媛(yuàn)自怨自艾(yì) |
B.端倪(nì)拔擢(zhuó)绿(lǜ)林风流倜傥(tǎng) |
C.跛(bó)脚庇(pì)佑祛(qū)除胜券在握(quàn) |
D.剽(piāo)窃憎恶(zēng)嫉(jí)妒屡见不鲜(xiān) |
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A.填入文中空缺处的词语,依次为:竟至,竟会,竟能。 |
B.文中划线句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表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高度赞扬了中国女子百折不回、临死不惧的气概。 |
C.“苟活者”是指那些没有是非观念,面对烈士的死难无动于衷,没有行动的苟活着的人们;“真的猛士”是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奋斗不息的勇猛的革命志士。 |
D.文章结尾句,作者以“说不出话”再次表达了满腔的悲愤、无尽的怀念、深深的歉疚之情。 |
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A.“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陈西滢之流的流言家,走狗文人”。 |
B.文章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阐明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只能推动历史前进一小步,而牺牲太大,告诫斗争者要改变斗争方式。 |
C.引用陶潜诗句的目的是说明烈士的血不会白流,亲族、师友、爱人将永远怀念她们。 |
D.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他所著的《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传统结构,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为其中的第四本第三折。 |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
C.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喜剧《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这四部悲剧就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B.重为乡党所笑 |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圣人不凝滞于物 | B.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C.鼓枻而去 |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某所,而母立于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