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展演交流活动于7月10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场活动包括传统织绣艺术展、图片展和舞台艺术综合展等,还配以民间传统技艺例如织壮锦、编绣球等现场表演。开展“中泰文化年”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②增强泰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这里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
C.只见运动不见静止 | D.只![]() |
下列名言古语蕴含的哲理与漫画《打肿脸的胖子》寓意一致的是()
A.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
B.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
C.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 |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科技的重视。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①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能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④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