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从哲学上看,漫画《闯》折射出部分人背离了

A.联系的普遍性 B.联系的主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客观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漫画中人们对树桩感受的差异表明       ( )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
B.人们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形成的
C.人们的知识素养和价值观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就不同
D.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所作出的判断

遍种菊花献哀思,轻点白烛暖故人——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周年祭”成网上最热门搜索。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国内网民不约而同地自发参与网上“5·12周年祭”,用虚拟的网络语言表达真实的民族大爱。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流工具,这体现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文彦博数豆”是我国古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典型事例,说的是小时候文彦博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为宋朝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虚心向古人学习,学会数豆
B.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天生的,和后天培养无大关系
C.文化素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起来的
D.文化是一种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据新华网报道,豪华墓地成了今年清明节的热门主题词。浙江省某地建设、购买豪华墓地成风,据说购买豪华墓地是当地的风俗。此行为

A.正确,既然是当地风俗,应该按当地风俗办事
B.正确,因为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C.错误,这是落后文化的表现,危害社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
D.错误,这是腐朽文化的表现,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
①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中华民族精神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③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