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导致材料中所说的“妇女走出家庭”的原因有哪些( )
①工业革命的开展②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的加强
③男女平等的实现④启蒙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938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A.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B.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D.民主共和、崇尚科学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 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C.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 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