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宗法制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地削弱
D.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从本质上讲是儒学的新发展 B.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两程一朱
C.是儒学吸收道、佛两教的产物 D.程朱理学在宋代就确立了统治地位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广泛传播④封建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④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