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A.“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B.“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C.“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两位唐朝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萧瑀认为“秦并六国后,罢诸侯置太守,故二世而亡”;柳宗元认为秦之亡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对萧、柳两人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过于暴虐无道而导致速亡
B.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废除封建体制而导致速亡
C.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分封,柳则肯定秦实行分封
D.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郡县,而柳未否定秦行郡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