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这是中共能够制胜的法宝之一。下列各项符合合意的是
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
③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改革开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末“新政”的推行 B.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按照这一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对1840—1911年间的重要事件评价较高的应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

A.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B.全面改造了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阻止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D.建立起新型的政治经济制度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

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 D.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