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 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 ( )
A.苯能发生取代反应 | B.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
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Fe2+、Mg2+、NO3-、Cl— |
B.在饱和的氯水中:SO42-、NH4+、A13+、CH3CHO |
C.加入A1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32-、NO3-、HCO3- |
D.![]() |
二氯化二硫(S2C1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常温下,S2C12是一种橙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2S2C12+2H2O=SO2↑+3S↓+4HC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2C12的结构式为Cl—S—S—Cl |
B.反应中SO2是还原产物,S是氧化产物 |
C.S2C1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分子 |
D.反应中,生成1molSO2,转移电子为3mol |
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
B.电极a采用MnO2,放电时它被还原 |
C.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 = BO2-+6H2O |
D.放电时,a极区溶液的pH升高,b极区溶液pH降低 |
已知Br2+2Fe2+=2Fe3++2 Br –,当向含1mol FeBr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溶液中有一半的Br –被氧化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
B.反应后溶液中c(Cl - )="c(Br" -) |
C.参加反应的Cl2为1 mol |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 Br –+2Cl2=2Fe3++Br2+4Cl– |
室温下,用0.10mol/L的盐酸滴定20.00mL 0.10mol/L的某碱BOH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如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B+)>c(Cl-) |
B.b点时溶液的pH=7 |
C.当c(Cl-)=c(B+)时,V(HCl)<20mL |
D.C点时溶液中c(H+)约为0.03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