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 | B.差异性特征 | C.开放性特征 | D.共同性特征 |
“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由于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加剧灾情的地质灾害是
A.温室效应和沙尘暴 | B.地震和火山喷发 |
C.土地荒漠化和洪涝 | D.泥石流和滑坡 |
读图2,甲地年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下列问题:
(1)丙河的汛期在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 。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的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9一10题。E、F、G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
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
我国继海上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
A.保护中华鲜等珍稀鱼类洄游产卵 |
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暨豚 |
C.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衰竭 |
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上鱼类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