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和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A(g)+2B(g)C(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
n(A)/mol |
n(B)/ mol |
0 |
1.00 |
1.20 |
10 |
0.50 |
|
30 |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C)=0.050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 mol A气体和0.60 mol B气体,到达平衡时,n(C)<0.25 mol
C.若密闭容器体积可变,其他条件不变,在达到平衡后持续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一直会正向移动
D.温度为T2℃时(T1>T2),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和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
B.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
C.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D.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失去电子 |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32- Cl- | B.Mg2+ Na+Cl- SO42- |
C.K+ NH4+ SO42-OH- | D.Fe2+ Al3+ Cl-H+ |
现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称量时,将胆矾晶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
B.准确称取16.0g胆矾,溶于水,所得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
C.准确称取25.0g胆矾,溶于水,所得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
冶炼Na、Al等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 | B.电解其盐的水溶液 |
C.热分解法 | D.热还原法 |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
C.能不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