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和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A(g)+2B(g)C(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
n(A)/mol |
n(B)/ mol |
0 |
1.00 |
1.20 |
10 |
0.50 |
|
30 |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C)=0.050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 mol A气体和0.60 mol B气体,到达平衡时,n(C)<0.25 mol
C.若密闭容器体积可变,其他条件不变,在达到平衡后持续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一直会正向移动
D.温度为T2℃时(T1>T2),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某有机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A.HCHO | B.CH3OH |
C.HCOOH | D.HCOOCH3 |
能将甲醇、乙醛、甲酸、乙酸四种液体物质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必要时可加热)是
A.溴水 | B.新制的Cu(OH)2悬浊液 |
C.银氨溶液 | D.FeCl3溶液 |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组中的少量杂质,最恰当的一组是
A.苯中的苯酚(溴水) | B.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钙) |
C.苯酚中的乙酸(氢氧化钠溶液) |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 |
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下 |
B.向银氨溶液中加入几滴乙醛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制银镜 |
C.在试管内加入少量蔗糖溶液,再加3-5mL稀硫酸小心煮沸几分钟后冷却,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 |
D.用乙醇、醋酸和18mol/L的硫酸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 |
下列糖中,水解前后均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麦芽糖 | B.蔗糖 | C.淀粉 | D.纤维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