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下我国部分省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
| |
A省区 |
B省区 |
C省区 |
| 1984年 |
5.22 |
7.62 |
10.26 |
| 1997年 |
3.85 |
5.88 |
8.39 |
关于A、B、C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
C.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
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A省区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的作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等方面。据此回答8一10题。造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包括
| A.流域内利·技发达,水资源利用少 |
| B.国家的宣传力度大,人们的节水意识强 |
| C.长江水量充足,供远远大于求 |
|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
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长江沿岸的排污量增大,水质恶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
| B.三峡等工程建设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影响了生物的洄游 |
| C.流域内的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
| D.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使长江水量减少,净化能力下降 |
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我们应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
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
③加强管理、依法治水等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读下图,回答2一4题。
图3一16结合图示关于三峡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峡水库属于峡谷型水库,长度、深度大 |
| B.坝址处于我国地势的二、二级阶梯交界处 |
| C.巨大的工程建设规模形成了上百万的移民,移民的妥善安置是该工程成败的关键 |
| D.相对于三峡工程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而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忽略不计 |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的荆江段(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为
①该地区处于地形转换位置,河流落差变小
②江水流出峡谷进人平原,河道变宽
③上游地区尤其是山区大量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④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对长江洪水起到巨大的、天然的调蓄作用,该作用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没有湖泊调节或调节作用小,虚线表示洪水受到湖泊明显调节以后的情况)正确的是

图3一17
下列河流中,航运开发利用价值最大的是
图3一15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非常重视流域内各地区的农业发展,以下农作物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①坡地——果树、蔬菜
②平原——温室蔬菜
③山地——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畜牧业
④电厂附近——玉米、棉花、大豆
⑤水库一一发展渔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虽属密西西比河水系,但不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 |
| 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但不属于密西西比河水系 |
| C.田纳西河流域大部分在密西西比平原,下游小部分在阿巴拉契亚山区 |
| D.河流的支流主要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