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4种溶液pH如下表:
溶质 |
Na2CO3 |
NaHCO3 |
NaClO |
NaHSO3 |
pH |
11.6 |
9.7 |
10.3 |
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少
B.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c(OH-)+c(CO32-)
C.NaHSO3溶液中:c(Na+)>c(HSO3-) > c(H2SO3)>c(SO32-) > c(H+)>c(OH-)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2c(SO42-)= c(HClO)
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
B.7.8gNa2S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
C.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 |
D.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在探究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序号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氯水呈浅绿色 |
氯水中含有含有Cl2 |
B |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 |
氯水中含有HClO |
C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氯水中含有Cl- |
D |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 |
氯水中含有H+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 |
B.HCl、H2S、NH3都是电解质 |
C.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滴定管等仪器用于物质分离 |
D.Fe(OH)3、FeCl2、CuS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 |
C.NO2通入FeSO4溶液中 |
D.SO 2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Na2O2是碱性氧化物,能与CO2、H2O反应作供氧剂 |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用铝罐盛装 |
C.SO2和Cl2均具有漂白性,两者混合使用可以增强漂白效果 |
D.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或石灰乳反应制取含氯消毒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