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三粒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植株的种子,其中正常株高植株(A)对矮生株高植株(a)为显性,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这三粒正在萌发的种子后,分别得到基因型为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形成过程中,秋水仙素起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B.将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aaa=1:2:1
C.若已知在未用秋水仙素处理前,该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将题干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的植株,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1
D.在C选项的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正常植株或矮生植株
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
C.[H]+O2→H2O线粒体内膜 |
D.H2O→O2+[H] 类囊体膜 |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图。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 |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微生物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差值 |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
如图为酵母菌培养过程中三种量的变化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酵母菌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
B.BC段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
C.T1后,酵母菌无氧呼吸生成乙醇的同时还生成水 |
D.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不只是葡萄糖大量消耗 |
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的制备物。经过一段时间保温后,产生CO2的试管有()
甲:葡萄糖+细胞匀浆乙:葡萄糖+线粒体丙:丙酮酸+线粒体丁:丙酮酸+内质网
A.甲,丙 | B.甲,乙 | C.乙,丙 | D.丙,丁 |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装置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 |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 |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