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概念图中空白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
D.果脯在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
某一细胞能够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Q。进行实验得到下列结果:
(1)当溶液中Q的浓度低于细胞中Q的浓度时,也会发生Q的吸收;
(2)只在有氧时才发生Q的吸收;
(3)物质Q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而且有一最适温度。
哪些实验结果说明Q的吸收不是以扩散作用为主的?()
A.只有(1)和(2)能说明 | B.只有(2)能说明 |
C.只有(1)能说明 | D.都不能说明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0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02浓度的变
化情况,绘制成如右图的曲线,由图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d点时C0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最强 |
B.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之前 |
D.c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 |
B.若此温室为红色罩膜的大棚,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
C.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
D.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4个六肽和一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A.189和11 | B.200和215 | C.189和26 | D.200和200 |
植物光合速率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1时,植物光合速率极低,细胞中ATP的含量几乎为0 |
B.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一定时,植物光合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加快 |
C.光照强度在5~6时,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
D.光照强度一定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