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l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         ,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该变异类型属于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            、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           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民在储存麦种前,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摊在地面上暴晒一段时间后,才收进粮仓存放。如果晒麦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堆存时小麦会产热以至霉烂。根据科学研究,小麦的产热与种子消耗氧气量成正比。播种小麦时,农民又将麦种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产热速度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了,几天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小麦种子内达到峰值。请根据上述事实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上问题:
⑴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水是以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休眠的种子含少,因而代谢速度
⑵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麦种变甜了,这种甜味物质是,可采用 试剂进行鉴定,它是由种子中的(物质)吸收水进行水解后生成的。

下图分别是蓝藻(左图)和衣藻(右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虽然在结构上都具有 等,但
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
(2)蓝藻有好多种,水体富营养化,海水中出现的“________”现象就含有很多种此类生物。团藻、颤藻、念珠藻,属于蓝藻的是
(3)蓝藻细胞中含有 两种物质,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自养/异养)型生物。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1)A点代表的意义是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什么? _____。
(3)叶面积指数大约为______时(用图中数字回答),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4)据图解释为什么农作物不能过度密植?

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2支试管,编号为A和B,各注入2 mL浆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向A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
④向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
⑤将2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水中恒温10 分钟。同时取出2支试管,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过程,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并回答:

(1)图B中有_____个染色体,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个染色单体。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___段,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_____。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_______和_____所形成。
(3)现要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择图A中________段;
(4)上述细胞分裂全过程中,参加分裂的细胞器除(2)题中提到的外还有: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