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利用①、②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
|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
|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
|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
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 |
|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的增长会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和燃料需求增加 |
| B.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
| C.解决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问题需要全球合作 |
| D.动物之间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内关系,但不可调节种间关系 |
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生物学现象是
| A.群落的物种丰度 | B.种群的年龄结构 |
| C.群落的演替 | D.种群的数量变化 |
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量会相对增加 |
| B.人在35℃以上环境中出汗是最有效的散热机制 |
| 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
| D.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会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 |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