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为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 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
(1)若要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品系与 品系杂交。
(2)当用X射线照射纯合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将其授于纯合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2株绿色植株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下图染色体图象,说明此时细胞处于 期。该细胞中b基因所在位点应该是下图中基因位点 (填基因位点“1”或者“2”)。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推测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少数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上述F1代绿色植株与_____________纯种品系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让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换)。
(1)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2)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这是因为3号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
(3)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卷翅基因D和另一基因E(纯合致死)。卷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卷翅,与上述裂翅品系果蝇遗传特点相似。利用裂翅品系和卷翅品系杂交培育裂卷翅果蝇品系,F1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图甲所示。
欲培育出图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蝇,可从图甲所示F1中选择合适的果蝇进行杂交。若从F1中选与裂卷翅果蝇杂交,理论上应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子代,但实际上没有裂卷翅果蝇。推测可能是F1裂卷翅果蝇产生的含有基因的配子死亡,无法产生相应的后代。若从F1中选表现型为与
的果蝇杂交,子代裂卷翅果蝇有种基因型,其中包含图乙所示裂卷翅果蝇,进而培养出新品系。
(4)分析可知,欲保留果蝇某致死基因且自交后代该基因频率一直不变,还需保留与该基因在上的另一致死基因。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下图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其中数字表示某地块的玉米秸杆综合利用时各生物同化的总能量,据图回答:
(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图中的,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生物可构成的食物链(网)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渠道。
(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将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考虑,从家畜到食物菌的能量流动效率为。
(4)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图示还田方式的优点是①,②。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如图所示,a点表示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点状态时_________跨膜运输,使膜外电位_________膜内电位。
(2)冬天,如室内暖气温度过高,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并将信息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汗腺分泌增强,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散热量,人体内酶的活性________。
(3)激素可调节免疫功能,如__________合成并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如该器官受损,则人体的免疫能力会_________;胸腺能分泌____________,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___________,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调节免疫平衡等作用。
油菜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部位。为了研究其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2.0cm时,切除尖端3mm,然后切成1.0cm 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piBR应该属于。
(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后切取1.0 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中,分别于(时间点)测量并记录结果。
(4)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适宜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
(5)该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新植株的过程,请回答:
(1)农杆菌的Ti质粒分布在细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图中A表示Ti质粒的__________,切割A需要使用__________。
(2)C→D过程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处理,使D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
(3)培养E需要添加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发育为完整植株,培养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株组织培养过程中,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____________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