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纸板B上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择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①某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某同学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题解决后,王聪经过规范操作,测量准确,实验记录如下表:
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30.00 |
10.91 |
a |
2 |
16.00 |
16.00 |
倒立,等大,实像 |
3 |
12.00 |
24.00 |
b |
4 |
6.00 |
/ |
正立、放大、虚像 |
根据上表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cm;
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是虚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此时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同”或“异”)侧。
④完成实验后,某同学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并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1)如何获得饮用水。如图所示,用大塑料袋套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袋口扎紧,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和 ,经过一段时间,你就能获取可食用的水了;
(2)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___________。
夏令营结束回来后活动小组又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那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3)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三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4)在所写因素中,请选出一种,试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例]因素:教室内的人数。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教室内的人数越多,温度越高。
因素:
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
|
例 |
教室内的人数 |
1 |
|
2 |
|
3 |
|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后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