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D.大气的热力运动 |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B.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丰富数据及图像绘制功能,可以研究区域聚落的变化。读图,1920年至2000年间,该区域聚落发展迅速,能正确反映其特点和原因的是( )
A.防洪河堤的修建促使西北部聚落规模扩大 |
B.河流减少,水资源短缺使东部聚落数量减少 |
C.东北-西南向重要公路的建设使沿线聚落增加 |
D.影响南部聚落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 |
为促进新疆地区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图为“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聚落 | B.河流 |
C.地形 | D.耕地 |
有人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最可能的理由是( )
A.途径峡谷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质灾害频发 |
B.穿越终年冻土地区,施工难度和工程量过大 |
C.地处山脉迎风坡,夏季多暴雨,易受洪水威胁 |
D.距离城镇过远,难以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 |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人才
③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④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太阳能技术对海水进行淡化,大幅度降低了咸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的主要地区是( )
A.西欧 | B.西亚 |
C.南亚 | D.东南亚 |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读“某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路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每年高考期间 | B.国庆假期返程高峰 |
C.工作日早高峰 | D.周六日午夜至凌晨 |
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北京市正在实施的措施是( )
A.将市政府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迁移至通州 |
B.加速将城市核心区的部分人口迁移至远郊区 |
C.积极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
D.增加城市中心区的城市服务职能 |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 图中表示办公区和住宅区的曲线分别是( )
A.①和② | B.①和④ |
C.②和③ | D.③和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