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处风蚀蘑茹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

A.813米 B.814米 C.815米 D.816米

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P处木条的长度约为(    )

A.0.5米 B.1.5米 C.2.5米 D.3.5米

在岩壁上,可以见到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孔穴,远望犹如窗格和蜂窝,这种地貌称为石窝。其中石窝最密集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两区域位于我国不同经济区,下表是两区域某年部分统计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两区域发展经济相对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地广人稀 B.甲区域产业结构较合理
C.乙区域经济比较发达 D.乙区域出现“用人荒”

甲、乙两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了要素的流动。属于从甲区域流向乙区域的主要是()

A.管理、劳动力 B.原料、燃料
C.技术、资金 D.技术密集型产业

下图甲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乙为该市城市规模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D.郊区交通便捷程度提高

图乙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效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最可能是()

A.莫斯科 B.北京
C.罗马 D.悉尼

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雾霾是由于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尘埃多,在大气层比较稳定,空气不流动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月25~28日气温及风力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28日的四天中,最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25日 B.26日
C.27日 D.28日

雾霾发生时,大气的能见度差,易发生交通事故,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区交通事故处理效率,应使用()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