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所有的居民点 |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
⑤居民点与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68m | B.488m | C.678m | D.708m |
读世界4个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四地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L河流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B.R河全年流量较平稳 |
C.M河流量随气温而变化 | D.N河夏季防洪任务严重 |
生物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为千克/(米2年)。研究表明,热带雨林的生物量是2 kg/m2a,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是0.8 kg/m2a。则①②③④四城市附近典型植被的生物量最大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有关四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土地盐碱化严重 | B.乙区域地震、火山频繁 |
C.丙区域高寒牧草,乳畜业发达 | D.丁区域盛产茶叶、棉花、苹果 |
图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 | B.回归线 |
C.极圈 | D.极点 |
N地5月1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长夜短 | B.昼短夜长 |
C.极昼 | D.极夜 |
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 | B.昼夜长短 |
C.天气状况 | D.地面状况 |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关于生物循环图示,正确的是()
“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A.生产功能 | B.消费功能 | C.分解功能 | D.平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