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地中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导致该区域东部、西部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 B.天气状况 | C.昼夜长短 | D.人类活动 |
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的反气旋 | B.南半球的气旋 |
| C.北半球的气旋 | D.南半球的反气旋 |
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 B.北京寒冷干燥 |
| 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过渡时期 | D.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东南风 |
1月1日6时27分,我国南海的海马滩A(10。43'N,117。40'E)迎来2015年我国版图的第一缕阳光;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B(28。16'N,121。36'E)迎来我国大陆的第一缕阳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的四条晨昏线中,符合题意的是()
| A.L1 | B.L2 |
| C.L3 | D.L4 |
我国大陆迎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时,伦敦时间可能为()
| A.20:50 | B.21:54 |
| C.22:46 | D.0:27 |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 B.光热、降水 |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有关甲沿岸的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在海域形成了顺时针环流 |
| B.减轻了甲地区的寒冷程度 |
| C.势力的强弱变化与乙地区的降水成负相关 |
| D.不利于甲地区沿海的沿海建港 |
下图为N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M地的气压值最大可能是()
| A.1044hPa | B.1045 hPa |
| C.1054 hPa | D.1055 hPa |
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N省北部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
| B.N省南部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
| C.N省北部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
| D.N省中部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
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马更些河MN河段流程约为()
| A.500 千米 | B.1500 千米 |
| C.2500 千米 | D.3500 千米 |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
|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
下列有关马更些河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雨水补给为主 | B.有明显的凌汛 |
| C.结冰期短 | D.含沙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