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的是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a、b、c为等温线,T1、T2、T3为PQ处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则

| A.图中水平气温梯度为T1> T2 >T3 |
| B.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标志 |
| C.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的过程 |
| D.虚线方向表示两种气团的辐合过程 |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据图文材料推测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中心O地位于()
|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生态用水紧张 |
| C.森林面积锐减 | D.土地荒漠化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 B.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 C.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 D.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该季节图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量大、结冰期长 | B.含沙量大、流速快 |
| C.从东南流向西北 | D.流量稳定、无结冰 |
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水量丰富②交通便利
③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④夜间晴朗、气温低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③ |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 B.海陆位置 |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 A.a<c |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
| C.d>e |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
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下图是2015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 A.甲、乙 | B.甲、丙 |
| C.丙、乙 | D.乙、甲 |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最有利于“城—城”流动的是()
| A.人口快速增加 | B.产业快速转移 |
| C.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 | D.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来水减少 |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
| C.库区水污染加剧 |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
1997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 B.水库库容变小 |
| C.水库清淤 | D.水库拦截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