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MN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存在一有界匀强磁场,圆形金属线框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通过磁场的左边界MN。在此过程中,线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与MN成θ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内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
B.线框内感应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
C.水平拉力的大小与θ无关 |
D.水平拉力的方向与θ有关 |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假设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都在各自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由神舟十号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
B.由神舟十号运行的周期可以求出它离地面的高度 |
C.若神舟十号的轨道半径比天宫一号大,则神舟十号的周期比天宫一号小 |
D.漂浮在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灯泡A和B都正常发光。由于电路故障,灯泡B变暗(没有熄灭),灯泡A变亮,则电路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R1短路 | B.R1断路 | C.R2短路 | D.R2断路 |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
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
C.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D.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呈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发生![]() |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
D.用14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
E.光电管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器件,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