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植物 | B.阳光 | C.土壤和空气 | D.温度和水 |
关于植物吸收、运输和利用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 |
B.茎内运输水分主要靠导管来完成 |
C.蒸腾作用失水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 |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
下列关于草履虫形态结构特点中,错误的是()
A.草履虫有【1】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
B.草履虫靠【2】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
C.【5】是收集管,具有排泄废物功能 |
D.【3】是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功能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数据表:(其他条件相同)
种子含水量对萌发率的影响 |
环境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 |
||||||||||||||
种子含水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种子萌发率/% |
16 |
33 |
56 |
73 |
86 |
81 |
42 |
萌发率/% |
9 |
21 |
63 |
85 |
78 |
44 |
32 |
A.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
B.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C.表中实验数据能反映出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和含水量
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下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A.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Ⅰ是光合作用 |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Ⅰ是呼吸作用 |
C.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Ⅰ是呼吸作用 |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Ⅰ是光合作用 |
小玲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下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下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不呈蓝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 B.叶绿素和阳光 | C.水和阳光 | D.水和叶绿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