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
(1)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进行 散发出来的 凝结而成的。
(2)下午打开塑料袋口,迅速将一支刚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熄灭的火柴棍复燃了,说明袋内的气体含 较丰富,这是植物进行 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棍,燃烧的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有较多的 ,这是植物进行 的结果。
法国一科学家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病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进行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进行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免疫,其原因是:。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削弱的炭疽病原菌,它进入羊体作为起作用,使体内产生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小明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在室温条件下,他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方法是:
①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
②B组: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
③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
(2)实验的变量是。
(3)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了3次,取实验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
(1)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生成了;
(2)图中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通过植物体内细胞中的什么结构分解释放能量?;
(3)叶片中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棕色,说明进行实验时该处;
(4)被染成蓝色的物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最终被消化或,被人体吸收后通过系统运输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5)光合作用还生成某种气体,这种气体在人体血液中是通过如图中哪一细胞进行运输的(填写图中序号)。
实验探究
(一)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小明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在室温条件下,他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心跳次数.方法是:
①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
②B组: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
③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
(2)A组和B组是对照实验,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
(3)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小明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如下数据:
溶液浓度 |
清水 |
酒精浓度 |
||||||
1% |
3% |
5% |
8% |
10% |
15% |
20% |
||
心跳次数 |
35 |
30 |
30 |
24 |
22 |
21 |
18 |
0 |
(4)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5)根据表格和曲线可知,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 ,直至死亡.
(6)结合这个探究实验,请你谈谈酗酒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2mL唾液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A |
搅拌 |
搅拌 |
温度 |
37℃ |
0℃ |
100℃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
(3)观察到3号试管滴入2滴碘液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4)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5)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