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使其电位发生改变 |
B.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不需要消耗能量 |
C.递质能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
D.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
如下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孢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
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
A.100%、0 | B.50%、50% | C.50%、100% | D.100%、100% |
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科学发现 |
科学家 |
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 |
|
A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萨顿 |
假说—演绎法 |
B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孟德尔 |
假说—演绎法 |
C |
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
卡尔文 |
同位素标记H218O |
D |
DNA是遗传物质 |
艾弗里 |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
如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和② | B.②和④ | C.③和⑤ | D.①和④ |
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个阶段的细胞,a、b表示发育变化的模式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乙细胞不同的基因重组导致b过程产生不同的细胞 ③上皮细胞与甲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细胞内DNA含量是相同的 ④b过程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