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右图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
B.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可能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相同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图l细胞的分裂后期 |
D.图l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 1 |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C.pH=c时,e点为0 |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个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B.一些细胞的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比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死亡 |
C.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防御的作用 |
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
有人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下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基因1~8中,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最有可能基是基因5 |
B.组成1~8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 |
C.功能最为近似和差异最大的细胞分别是l与6、5与7 |
D.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中RNA完全不同,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
从生物技术的原理分析,下列设想中无法实现的是
A.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凝血酶 |
B.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
C.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天冬氨酸激酶 |
D.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生长迅速的优质鲤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