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人体的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的机会相等 |
B.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相同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数目一直为23条 |
下图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纵坐标为种群数量,横坐标为时间)
某同学拟测一个面积为100k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年龄期 |
个体数 |
||
甲 |
乙 |
丙 |
|
幼年期 |
600 |
400 |
200 |
成年期 |
400 |
400 |
400 |
老年期 |
200 |
400 |
600 |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公园中的草本花卉 | B.一个牧场里所有的羊 |
C.一条河里所有的鱼 | D.一个蜂巢里所有的蜂 |
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