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①黑×棕→1匹黑,②黑×黑→2匹黑,③棕×棕→3匹棕,④黑×棕→1匹黑+1匹棕。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
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
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
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 |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下列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a时期可诱发突变 |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b时期 |
C.温度在c点时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
D.酶的最适温度必定为d点时的温度 |
拟南芥是路边常见的小草,自花传粉,染色体数目2N=10,现在成为一种特别理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材料。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不包括()
A.染色体数目少,便于显微镜观察和计数 | B.个体较小,适合于实验室大量种植 |
C.生命周期很短,子代数量多 | D.自花传粉,野生型基因高度纯合 |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 | B.1:1 | C.1:2:1 | D.9:3:3:1 |
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DNA复制 |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
C.[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 | D.氨基酸脱水缩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