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图甲是大肠杆菌,其细胞质中应只有 (填名称)一种细胞器。
(2)图甲结构②的功能特性是 。
(3)若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可以对甲细胞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进行染色,使之呈现_________色。
(4)甲图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5)若甲图所示细胞为癌变细胞,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减少所致。
(6)在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⑩](染色体)上有 个DNA分子。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图像的是 (填字母)。
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利用紫色洋葱叶肉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人少量红墨水的0.3g.mL-1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
植物细胞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图2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现象,实验中装片制作时流程为
。若发现染色体着色较浅,可能原因是
。
(3)图3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
A.色素的种类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D.各种色素的颜色
(4)某同学在秋天做色素提取分离实验时,提取和分离过程操作正确,预实验结果只出现了图3中色素带1和2,最可能的原因是。
(5)有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图1所示实验,为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需对光学显微镜的光圈进行的操作是。
(9分)下图中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图丙表示免疫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产热___________,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这一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血液中A、B、C激素含量会增加,但激素的含量却不会过高,因为在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________机制,其中A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有很多种,作用效果也不同。Ach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的[ ]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而有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
⑶图丙中e细胞是________。研究表明,某种溶血性贫血病是由于病毒、药物等使患者红细胞膜抗原变性,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红细胞膜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溶血。这种病属于免疫学中的____________。
(9分)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⑴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决定的。
⑵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⑶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个核苷酸组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_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等特点。
⑷主动运输所需的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蛋白都能水解,但它不能对其所转运的分子进行催化。
(9分)科学家研究柃木叶片光合特性,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6:00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此时尽管胞间CO2浓度较高,但由于受(环境因素)的限制,净光合速率很低。
⑵15:00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净光合速率低,是因为气孔导度,导致,光合作用阶段受阻。17:00——18:00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导度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图中支持这一判断的有关依据是。
⑶将柃木植株由光照强度低的环境移到光照强度适宜的环境(其他条件适宜且不变),叶绿体基质中的C5化合物浓度,原因是。
图示为5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得到稳定遗传的抗倒伏、抗锈病的优良品种,根据提供的材料: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要尽快得到所需品种,选择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途径最合适。
(3)B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C过程常用药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G过程需要的基本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3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方法4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方法2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观察F过程是否成功,可进行装片检测。首先用__________________浸泡待观察组织0.5~1h,其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用95%酒精冲洗后制作装片。为使染色更简便、更稳定,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