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是因为存在渗透压。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
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到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到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 B.V1和V2都是由慢变快 |
C.V1和V2都是由快变慢 | D.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数目可能不同 |
C.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以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
D.细胞是独立的,因此可以选用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分裂过程 |
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
B.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在较强光照下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
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
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细胞的分解代谢和合成类型分别是( )
①有氧呼吸②无氧呼吸③光合作用④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③,②④ | B.①③,①④ | C.②④,①③ | D.①②,③④ |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