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某日,为缓解旱情,如图所示区域抓住云层厚度较大的有利时机,实施了人工增雨。表格为此次人工增雨实施前后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表:
日期 |
24日 |
25日 |
26日 |
27日 |
气温(℃) |
17~28 |
16~22 |
15~23 |
17~24 |
风力 |
微风 |
东北风3~4级 |
微风 |
微风 |
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地区实施人工增雨的最佳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根据表1所示的天气变化情况,最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的时间是
A.24日 | B.25日 | C.26日 | D.27日 |
纬度相同的两个地点 ( )
A.日期不同 |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 C.昼夜长短相同 | D.地方时相同 |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是太阳活动的强烈显示 |
B.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C.黑子和耀斑增多时,能释放出大量能量 |
D.太阳活动增强时,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会发生异常变化 |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A.0~500米 B.500米左右
C.500~1000米 D.1500米左右
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A.采矿业的发展 B.水源充足
C.林业的发展 D.气候适宜
3.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非洲东部 B.刚果盆地
C.长江流域 D.德干高原
下图为“20世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据此判断1~3题。
1.20世纪内,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A.15% B.35% C. 55% D.75%
2.下列措施中,能直接缓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是
A.劳务交换 B.资源贸易
C.资金借贷 D.计划生育
3.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B.多数资源比较贫乏,环境承载量小
C.接受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
D.经济、技术水平低,环境保护能力不足
若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国家,①②③箭头依次表示小麦、石油和铁矿石的进出口状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国火山地震非常频繁 |
B.该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中部地区是发达的工业区 |
C.东南部是该国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经济重心地区 |
D.该国的农业生产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