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完成需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需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目标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
材料二:为进一步推进实现“十二五”规划,江苏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各市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江苏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江苏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公民关心政治、投身改革、参政议政,形成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局面。
请运用有关政治常识论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雷锋生活工作过的鞍钢矿业公司一名矿山公路管理员郭明义,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排解困难,化解矛盾,给数百个无助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作为全国无偿献血量最多的公民之一,意志和身体一样坚韧的郭明义堪称一间最可靠的“流动血库”。15年中,他累计献工1.5万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从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1994年以来,他为身边工友、特困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
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被誉为“当代活雷锋”。
(1)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自身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2011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皮革奶”到“瘦肉精”,从“染色馒头”到“毒豆芽”,使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蒙受损失。
材料二: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
材料三: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1)对材料一反映出的问题,我们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应该如何认识?
(2)简要说明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3)请你就如何遏制食品安全问题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任选一个角度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上海旅游收入情况表
材料二:2011年2月16日上海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据大会透露,到2015年,上海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5200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2.4亿人次,旅游就业30万人,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 D P的比重提高到8.5%。
(1)请用“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海“十一五”期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上海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意义.(6分)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