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人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B.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去的机会 |
C.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
D.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
D.H地比B地降水多 |
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3.5℃,12.5℃ | B.22.5℃, 13.5℃ |
C.22.5℃,14.5℃ | D.13.5℃,14.5℃ |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 | B.198米 | C.298米 | D.601米 |
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 B.甲图所示地域范围和乙图一样大 |
C.甲、乙两地石油资源丰富 | D.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雨季 |
有关图中虚线或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
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
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澳大利亚 | B.日本 | C.法国 | D.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