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甲和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上两个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工业所拥有的共同区位优势是________资源和水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工业区在自然带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_业。图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区域面临着_______________、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和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___________产业的发展。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分析回答: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决定该年的主题是: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各地在汛期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淡漠,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及的异常激烈的变化。
(2)宣传活动在汛期前开展的原因是
(3)主要的地质灾害有等,其中,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文中提及的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5)为了做好防灾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体系。

阅读该表,回答有关问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火山爆发、地震,水灾。热带风暴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热带风暴迁居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11月29日6时:随着较强冷空气的势力继续向南扩张,未来两天,黄淮、江淮、江南至西南地区东部也将步东北、华北地区的后尘,加入到大风、降温天气的行列。不过,冷空气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夸天夜间到明天上午,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数日的大雾天气(提示:大陆地区的雾主要属于辐射雾,是在稳定的大气环境下水汽在近地面层冷疑而成的)将明显消散,因大雾而封闭的高速公路恢复通车,空气质量将逐步好转。因此,连续发布近一周的大雾蓝色预警今日解除。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图

(1)此次强冷空气南下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是什么?描述图示时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
(2)试分析我国东部及西南地区秋冬季节多雾的原因(提示:从天气、时间、气温变化、气流状况等方面分析)及雾的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该图为喀什所在地区的位置示意图、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

材料二喀什位于我国最西点,总面积111794平方千米,总人口397,94万人(2010年末)。其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388千米。喀什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有金、铜、铝、辞、镍、钒、钛、水晶、云母等30多种矿产。石膏储量居全国前茅,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观和独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喀什是南疆的交通枢纽,变通比较发达。
(1)简述喀什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2)分析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略图(左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右图)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形成,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与环西太平洋地区侯鸟迁徒的中转站。二十世纪末,该湿地一度萎缩并遭到破坏,水质变差。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材料四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2003年经济指标比较表

(1)到二十世纪末,黄河三角洲湿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2)与长江、珠江相比,黄河河口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
(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单位GDP能耗较低,根据资料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4)从珠扛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