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每年的 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的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表(除南极洲外)
|
欧洲 |
亚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径流总量(立方千米) |
3100 |
131900 |
4225 |
5950 |
10390 |
1965 |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
2100 |
1960 |
5500 |
7640 |
21000 |
27800 |
材料二:中国主要河流人均径流量比较图
材料三: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活 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产 用水量 (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 均用水量 (m3/亩·年) |
万元GDP 用水量 (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1)一个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取决于 和 的对比关系。根据材料一可知,径流总量最大的是 洲,人均径流量最小的是 洲。大洋洲径流总量最小但人均径流量却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人均径流量分布的空间差异 ,主要原因是 。针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采用 的措施来解决,在水循环环节中,它是通过改变 来达到目的的。
(3)与“长城”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的另一工程是 ,它贯通了材料二中所示的 、 、 、 四大水系,该工程为我国正在投资建设的 工程提供了便利。
(4)根据材料三,分析江苏和宁夏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
。
(5)根据材料三,分析宁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劳动力从产业向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
(2)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城市人口数量呈趋势。
(3)该城市建立了城和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
原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读下图回答: (7分)
( l )图中五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城市。
( 2 ) A 、 C 、 D 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________
① 平原地形 ② 气候因素 ③ 资源丰富 ④ 交通发达
( 3 ) A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C 城市位于____________地貌上。 D 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____工业。 E 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
读“上海市略图”分析回答:
(1)ABCDE五处_______处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我国布局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发展上海经济,国家决定开发E,试分析E区开发区建立的优势条件。
(3)为了发挥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经济优势,我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又正在建设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和西电东送工程,将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上海,“十五”计划期间,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这些措施为改善上海城市环境和经济建设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读我国某区域图,思考回答。
⑴甲省自北向南三类地形区分别是、、。
⑵判断三条河流的名称:、、。
⑶五省区中属于东部经济带的是;属于中部经济带的是 、、;属于西部经济带的是。(写代号)
⑷写出甲乙丙三省的世界文化遗产:
甲 乙 丙 (三省各写一个)。
⑸1、2、3、4四个城市中为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中心的是,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