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我国西北天山、昆仑山等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常看到地表广泛分布着大量碎石的山体(见下图),该碎石的产生,最可能来自于

A.流水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温差导致的风化作用 D.人为破坏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总和生育率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读1950~2010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柱状图,若中国总和生育率继续沿着该图趋势发展,将来最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国内劳动人口减少 B.国内市场规模缩小
C.中青年负担减少 D.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各题。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读图“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据此回答各题。

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北美1月O°C等温线北移

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地形和季风环流 D.纬度和地形

如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各题。

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关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西岸的洋流形成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按性质分类属于暖流 B.该区域容易出现风暴潮
C.夏季较同纬度地区气温较高 D.受离岸风影响鱼类资源丰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