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下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下表)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淡水养殖业发达,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长江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而7、8月份又常出现“伏旱”天气。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______;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______。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
读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位于墨西哥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岩画群,数量多,规模大,而且保存完好。岩画被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作品形成于公元前1100年-公元1300年。岩画画面大部分描绘的是人与动物,有些画大小与实物相等。
(1)描述图中半岛东部海湾的等深线特征,并分析成因。
(2)分析圣弗朗西斯科山区岩画得以保存至今的地理原因。
(3)据图中信息分析城市莫西卡利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左图是我国某省(区)部分地区简图,该图是该省(区)人口统计资料。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M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简述R地区以传统生产方式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不利影响。
(2)描述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
(3)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千米。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应限制生育”,请简述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2分)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C城的地理坐标约为。
⑵ 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C地附近的河流处于(丰水期、枯水期)。
⑶ 描述图中A到B的地势变化特征。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km。
(3)小河流向_________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__________ ___为什么?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