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面积大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指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国最有可能为:
A.美国 | B.俄罗斯 | C.澳大利亚 | D.中国 |
该国淡水、矿产等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但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其主要原因有:
A.气候和交通 | B.距离海洋远近 | C.国家政策 | D.科学技术 |
对于该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水资源丰富,为农业大规模发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
B.西部人口稠密是农业获得发展的首要因素 |
C.全国绝大部分国土在东部,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 |
D.气候条件是决定该国农业地域类型的首要因素 |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20~22题。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 B.125°E | C.115°E | D.110°E |
该日可能在()
A.11月 | B.9月 | C.7月 | D.5月 |
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 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
下图为地表甲、乙、丙、丁四点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地方时最晚 |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 C.丙地距地心最远 |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 |
当晨昏线通过甲、乙两地时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 B.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
C.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 D.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5-17题。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
①地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055‘N,11056‘E)建成。据此回答13-14题。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 1200千米 D.1500千米
下图表示一架飞机从a城出发途径b岛附近海域后飞往C城的航线位置。读图回答10-12题。该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B.先向东北后向西南 |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D.先向西北后向东南 |
B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A.南极长城站 | B.北冰洋中心站 | C.北极黄河站 | D.太平洋长江站 |
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所在国农业地域类型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体 |
B.因受寒流影响a地沿海水温低于同纬度其它海域 |
C.c地所在国地大物博,工业以采掘业为主体 |
D.c地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